威尼斯赌场_威尼斯赌场app-官网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威尼斯赌场app:印发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1-12-30 18:30:00     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威尼斯赌场app:印发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市人社发〔202133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为促进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我局组织编制了《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1228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202112


目 录


第一章 开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征程5

第一节 发展基础6

第二节 指导思想13

第三节 基本原则13

第四节 发展目标15

第二章 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9

第一节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19

第二节 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20

第三节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21

第四节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23

第五节 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24

第六节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25

第三章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8

第一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28

第二节 全力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28

第三节 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29

第四节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30

第五节 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31

第四章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32

第一节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32

第二节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33

第三节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33

第四节 落实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37

第五节 加强表彰奖励工资38

第五章 深化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39

第一节 落实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39

第二节 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40

第三节 逐步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41

第六章 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42

第一节 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42

第二节 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效能43

第三节 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质效44

第四节 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实效45

第五节 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46

第七章 提高人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49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9

第二节 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50

第三节 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52

第四节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人社服务53

第八章 保障措施55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55

第二节 强化制度保障55

第三节 落实资金投入55

第四节 优化工作环境56

第五节 加强评估监测56

第六节 强化规划实施56

第九章 重点项目57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为充分发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顺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要求和《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编制,结合桂林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开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征程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立足主责主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威尼斯赌场:的决策部署,自觉履职担当,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始终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改革创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

——就业创业全面推进,稳定提质全面发展。桂林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市建设了10个创业孵化基地和3个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全市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51万人次,国家职业资格鉴定15.8万人次,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累计14.22万人。

——社保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桂林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2020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4.39万人、45.75万人、53.34万人、244.32万人,总参保人数是2017年的2.32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0.87万人,参保率和待遇发放率均100%。全市社会保障卡发卡数量达到499.74万张。

?

1桂林市“十三五”时期完成参保任务人数示意图


——人事人才规范有序,创新驱动实现突破。2017年起,桂林市相继出台《桂林市威尼斯赌场app: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林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技术技能人才总量明显增加。全市现有国家、自治区级专家近700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超过23.1万人,共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自治区人才小高地5个,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源头治理联动管控。桂林市自2018年以来认定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共计145家,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50%。全市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6041件,查处劳动用工违法案件301件。全市根治欠薪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顺利收官,通过立案和快速协调处理等方式追讨农民工劳动报酬7348.17万元,涉及农民工0.56万人,未发生群体上访和突发性事件,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人社扶贫效果显著,多措并举脱贫攻坚。桂林市人社扶贫成效显著,帮助困难人员代缴保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社会保险。全市认定扶贫车间562家,吸纳贫困劳动力5159人;量身定制“一对一”就业帮扶策略,帮助4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帮助全市8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市、区实现有就业意愿的家庭有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共就业691714100人。


2桂林市“十三五”时期政府代缴保费人数示意图


专栏1五”时期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 标

十三五”目标完成情况

备注

规划目标

2020年实现情况

一、就业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40

27.41

未完成

2.城镇登记失业率(%

6

3.01

已完成

二、社会保障

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98.5

104.39

已完成

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00

244.32

已完成

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6

45.75

已完成

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43

53.34

已完成

三、人才队伍建设

7.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23

23.1

已完成

8.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

9

7.33

未完成

四、劳动关系

9.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90以上

96.5

已完成

五、公共服务

10.社会保障卡发卡数量(万张)

400以上

499.74

已完成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桂林市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深入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一)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自治区“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和“四个新”总要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桂林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推进“两大振兴”、营造“六大环境”,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

——重视民生为人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将民生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市2020年民生支出达373.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社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桂林市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2218亿元,按可比价是2010年的2.1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7万元和1.74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2.2倍和2.9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均完成较2010年翻一番的小康目标,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资金及物质基础。

——人社工作成效为开启事业新征程夯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桂林市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模式,理顺了内部工作机制,构建出科学明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建立起与市场环境相匹配的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服务、劳动关系调处、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管理服务等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严峻挑战

——稳定和扩大就业面临新压力。桂林市经济总量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全市“十三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41万人,与南宁、柳州等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且人口持续净流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重不断下降,给扩大就业带来严重影响。全市就业困难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就业技能不足,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此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压力。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新任务。桂林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0.33%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82%,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全区第一,而且全市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外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受全球疫情影响,全市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有些企业无力缴纳社保,存在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的现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要求。桂林市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23.1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7.33万人,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的9万人相比还存在缺口。全市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支撑“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稀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面临新课题。桂林市制约和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除,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基层事业单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卫生、水利等行业的专业技术岗位尤为突出。全市事业单位存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因岗位设置不足无法聘用、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评聘矛盾等问题。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考验。桂林市产业转型升级、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引起劳动关系更加多元和复杂的变化,使得桂林市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各种矛盾更加凸显。部分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劳资双方对工资支付方面分歧增多,给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带来新考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新问题。桂林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民技能水平偏低,就业稳定性不强。脱贫人口刚刚脱贫,仍处在临界线边缘,一些低收入边缘群体也存在致贫的风险。农村地区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桂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立足本市实际,牢牢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律和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实干,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全面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桂林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新”总要求和四个方面重要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打造更加健全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高水平更有活力的人才队伍,构建更具桂林特色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健全更加合理完善的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机制,提供更均衡更优质的人社公共服务,致力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保稳定,为桂林市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人社力量。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推进人社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全市人社系统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实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开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改善民生水平,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保障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服务水平,以改革引领人社各项工作开展,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系统协调发展。立足桂林市实际,胸怀“两个大局”,着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兼不同群体利益,又促进前后政策衔接平衡;既着眼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和“关键小事”,又放眼长远,谋划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

——坚持落实依法行政。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规范依法办事流程,提高依法办事质效,重点解决好人社领域中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实现“劳有益业、才有优用,技有专长,劳有应得,老有颐养”,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向更高台阶。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继续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创业长效机制,构建更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势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实现重点群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劳动者技能素质不断提高,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十四五”时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范围之内;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其中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达到4万人次。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失业保险体系。到十四五期末,全市实现法定人群基本全覆盖和应保尽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万人。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保险自治区统筹,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培养建设高素质化的人才队伍。全面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壮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协同性进一步提升。到“十四五”期末,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达到13.8万人,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达到1.86万人。

——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一步优化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持续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有效提升,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更加有力。全面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到“十四五”期末,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6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6%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更加健全,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工资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更加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基本建立。

——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信息监测制度,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全面优化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智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保障卡实现发行应用全覆盖,到“十四五”期末,发行社会保障卡505万张以上。


专栏2 ??五”时期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十三五”实现情况

十四五”目标

属性

一、就业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7.41

22

预期性

2.城镇登记失业率(%

3.01

4.5

预期性

3.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人次)

14.08

10

预期性

4.其中: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人次(万人次)

3.01

4

预期性

二、社会保障

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8

96

预期性

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45.75

50

约束性

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53.34

59

约束性

三、人才队伍建设

8.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23.1

25.5

预期性

9.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万人)

13.13

13.8

预期性

10.其中: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万人)

1.02

1.86

预期性

四、劳动关系

11.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84.5

>60

预期性

1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100

>90

预期性

13.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100

96

预期性

五、公共服务

14.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人)

499.74

505

预期性

第二章 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就业的方针,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第一节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以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着力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加快推进桂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三产融合、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的衔接,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建立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估制度。将对就业的吸纳和提升能力作为重要依据,优先投资就业吸纳能力强、有利于就业创业环境改善、就业质量提高的项目和产业。建立县(市、区)级以上就业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协同机制。将就业目标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加强对灵活和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建立桂林市共享用工平台,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调剂用工余缺,促进灵活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引导劳动者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在审批管理、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进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

——积极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支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各类人员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资金支持,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简便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流程,及时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着力解决劳动者创业过程中融资难、税负重、门槛高等问题。

——加快推进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业孵化链条,到2025年全市累计孵化企业250家以上。推进高新区、经开区、高铁产业园三大园区的创新创业工作,重点支持高新区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支持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农民工创业园,支持有条件的县域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市级众创空间。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推进网络创业培训和新型创业实训。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组织开展桂林创业大赛、农民工创业大赛等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和推介交流活动,推进桂林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第三节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留桂就业创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留桂就业计划,加大力度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人才紧缺行业、艰苦地区、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就业创业。持续开展青年就业见习,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强化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加强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援助。增加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提高校园招聘会活动频率。积极拓展市场化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兜底。

——引导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与劳务输入集中区域的精准对接,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实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支持计划,积极引导农民工在当地企业、扶贫车间或农村合作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就业。

——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及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困难企业职工稳岗转岗,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强化就业帮扶、社会救助、生活保障联动,提高失业人员就业能力,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意愿和再就业稳定性。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加强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优先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并按一定比例为残疾人预设适宜的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

——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主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对接,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精准掌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需求。积极配合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为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广搭平台、拓宽渠道,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随军家属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指导各地开展随军家属定向招聘工作。

——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实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巩固提升计划、防止返贫帮扶计划三大行动计划,稳定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响应机制。持续发挥就业扶贫车间、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作用,不断提质扩容,吸纳威尼斯赌场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支持脱贫地区在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方面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就地就近增加就业岗位。加大粤桂培训协作和技工院校交流合作力度,建立桂林劳务品牌对接乡村振兴机制,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和项目扶持等方面向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重点倾斜。

第四节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实施覆盖全市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结合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和培训意愿,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引导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双千结对”岗位培训深入开展,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广“职业培训券”,调动劳动者接受培训、企业组织开展培训、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创新使用方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放,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大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围绕“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因人而异、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抓好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完善培训计划,紧扣企业需求实施分类培训,打造重点培训工种、精品专业课程、优质竞赛项目职业能力建设品牌。逐步开发桂林特色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包,进一步完善导游、餐厅服务员、油茶制作、米粉制作、农村电商等职业培训包。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促进培训载体多元化。强化培训质量监管,完善培训机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培训机构目录、培训项目目录公开发布机制。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以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对象,在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落实企业新型学徒制补贴政策和补贴资金,加强工作指导,统筹推进新型学徒制工作。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实名制管理,并严格对培训机构、培训过程、培训结果的考核验收。

第五节 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定期分析发布全市人才和就业供求信息,推动线下实体网点服务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为全市重点企业建立人社电子档案,定期准确记录企业人员流动、人员需求和劳动关系等信息,做好企业就业画像;记录劳动者个人基本信息、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信息、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等相关信息,快速聚合、精准匹配企业和劳动者信息,实现招聘信息的有效推送和便捷获取。

——加强就业失业形势动态监测。统筹布局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点,着力构建“农村5公里、城市15分钟服务圈”,补齐农村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服务设施短板,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依托大数据平台,健全多部门联动的就业、失业形势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理机制。密切关注全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持续排查隐患,防范失业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底线。

第六节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建设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服务人才流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政策,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破除劳动力和人才在城乡、区域和不同所有制单位间的流动障碍,减少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不合理限制,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和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进建成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努力培育2-3家“广西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单位”,在全市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支持行业协会建设,形成市场自律机制,促进政府、协会、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


专栏3 ??????????????????????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3.1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建立全区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成市、县(区、市)、乡镇、行政村四级互联互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基层服务平台功能。建立市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心,向用人单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自由职业者提供档案管理服务。开展岗位业务竞赛,加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信息分析师、创业指导人员等专业化队伍建设。

3.2青年人才留桂计划

宣传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进政策。用足用好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力度。组织开展“基层工作政策进校园”、“基层单位毕业生招聘”等专项活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开展青年就业见习推介行动。鼓励桂林各大高校开展创业明星评选、创业典型宣讲等活动,支持优秀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引导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留桂、回桂创业。

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计划

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投入农业生产,推进农产品产业链,物流体系建设,催生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农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机会。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积极发展乡村车间,开展返乡创业示范县创建活动。开发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

3.4创业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马兰花”计划,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业培训师。加强创业培训机构建设,提高服务创业能力。扩大创业培训规模,提升创业培训质量。选树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建一批自治区农民工创业园,争创全国优秀创业型城市。

3.5劳务品牌促就业计划

重点打造“桂林导游”“桂林米粉师傅”“桂林家政”等桂林特色劳务品牌。构建劳务品牌培育体系,建立劳务品牌对接乡村振兴机制,实施技能提升、就业创业、品牌创建、权益保障、交流推广等专项行动计划。

3.6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

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政府搭台、劳动者自主选择、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依法监管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对象广覆盖、培训类型多样化、培训等级多层次、培训载体多元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市民培训,增强农民工融入城市能力。

3.7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计划

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地就近就业按比例安排机制,对就业困难的,延续支持企业吸纳、外出务工、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政策措施。对自主创业的,给予金融支持、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根据搬迁群众需求,建立针对搬迁群众的分层次、持续性、常态化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建立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岗位供应联动。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强化全过程监管,完善核查和销号制度,实行动态清零机制。

3.8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计划

建设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重点培育一定数量的具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优势明显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培养2-3家自治区级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单位。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完善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和发布制度,促进全市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章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老有所养,伤有所偿,失业有保障的工作目标。稳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优化待遇调整机制。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

第一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全市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养老保险补充性作用。配合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等养老保险改革政策的深入研究和工作落实,落实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政策。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落实失业保险支持参保企业稳岗、参保职工提升技能补贴政策。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畅通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渠道。根据自治区部署探索开展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完善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落实广西工伤预防五年行动实施方案。

第二节 全力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对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实现源头管理和精准管理,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继续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缴费资助工作,政府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员、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脱贫后继续扶持两年的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协调推进各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未保问题,全力帮扶低收入困难群体参保,巩固脱贫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

——推动社保扩面参保。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制,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作为重点目标,抓好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外地驻桂林单位、餐饮服务行业的社保扩面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重点推动中小微企业及其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抓实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以高危行业为重点,扩大建设领域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抓好尘肺病攻坚工伤保险扩面工作,探索开展导游、挂靠车司机、新业态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推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

第三节 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优化养老保险待遇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和财政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同步调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档次标准、政府补贴标准等测算和调整工作。

——完善失业保险待遇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标准,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调整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动态物价补贴制度,增强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意愿。将就业困难群体、特困家庭、老弱病残孤等弱势人员和优抚对象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对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及时发放失业保险待遇。

——健全工伤保险待遇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推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要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相关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情况等因素。

第四节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

——严控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与公共财政预算有机衔接,推动实现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激励约束办法》,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监测管理,强化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投资运营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加大对社会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社会保险欺诈查处和移送制度,健全社会保险监督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建立风险预测预警机制。健全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实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风险识别,加强风险预警管理组织建设。

第五节 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

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建成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适应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继续规范、统一、完善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实现跨地区互联互通、跨部门精准高效协同,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数字化建设,逐步拓宽线上服务范围,缩小城乡经办服务差距,提高经办效率。健全全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老年人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县(市、区)级以上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监管、引导作用,强化问责机制。

专栏4 ??????????????????????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计划

4.1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计划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探索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2推进实施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2023年底前完成自治区级统筹相关工作任务。

4.3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推进计划

落实非本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经济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

第四章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壮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注重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基地培养发现人才。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全市“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第一节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聚焦重大战略和重点产业,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入实施“鱼鹰引才”计划,加大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八桂学者”等“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继续实施“漓江学者”培养工程,力争培养4名以上“漓江学者”。建立桂林市“人才飞地”机制,并辐射和覆盖各县(市、区)。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通过退休返聘、候鸟服务、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方式使用市外人才智力资源。发挥“海创基地”平台作用,大力引进创新型尖端人才、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500名,包含引入海内外高端人才不少于30名,打造8个人才小高地。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修订桂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升级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居、出行、子女就学等政策,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深入推进“人才回归”工程,建立桂林籍人才库,搭建返乡创业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人才服务机制“双创新”,健全人才工作领域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重点推进中小学教师、工程等重点领域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职称评审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分类评价等系列措施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新业态,拓宽评审领域。引入同行评价、面试答辩等多种评价方式,加强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化建设。完善职称诚信管理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职称工作氛围。对人才较为集中的教育、农业、林业、水利和医疗卫生系统,实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将在乡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纳入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破格条件,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

——实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速桂林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结合桂林市发展实际,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举办具有示范性的继续教育活动,并做好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节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打造德技兼备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能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提高技能人才收益分配比例。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竞赛选拔和表彰奖励制度,广泛动员、组织做好全市技能人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广西职业技能大赛、乡村振兴技能大赛等比赛的选拔、集训和参赛工作。建立重点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培训进修制度,选派高技能人才到市内理工类高等院校、研发制造类科研机构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培训和研修。

——完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实施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完善能力、业绩和贡献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深化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及职业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职称评审及职业资格的社会化市场化认定。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技能人才,要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着力拓宽基层人才发展空间。探索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比照认定制度,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布局。制定桂林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优化技能人才产业结构。针对桂林市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抓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高校毕业生到桂林基层事业单位工作高定工资、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落实。鼓励全市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机构和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师范类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集聚。

——推进高水平技工院校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区,打造一批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推动技工院校向中职、高职院校发展,推进中高职培养模式衔接,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技工院校。以桂林技师学院为主体整合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调整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部分专业资源,组建桂林职业技术学院,将学院纳入高职高专办学校序。鼓励企业、行业组织创办技能培训学校。每年为桂林工业发展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中级工7000人以上,实现以技能人才富集而吸引产业聚集的目标。强化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的专修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建立具有桂林特色的双导师制。


专栏5?????????????????????? ??重大人才工程

5.1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项目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交流、桂林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人才活动月等高层次人才系列活动,引进能够从事重大革新创造、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科学的战略性科学研究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500名,包含引入海内外高端人才不少于30名。

5.2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

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完善学时登记管理等工作,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5.3高技能人才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威尼斯赌场app: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加快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

5.4工业振兴人才建设工程

以桂林工业振兴为目标,结合工业发展需求,在关键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继续实施人才小高地、“丹桂育才”、“青年人才留桂计划”等工程,着力培养“高、中、初、实”多层次人才队伍立交桥,本土人才培养数量超过20000人次,助力工业振兴。

5.5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工程

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基层流动,促进乡村振兴。

5.6旅游人才建设工程

打造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重点抓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创新型人才、旅游开发性人才和旅游职业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5.7技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优化技工院校布局,推动技工院校保质扩容。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基本办学和实习实训条件,推进产教融合,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接产业需求开展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第四节 落实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聘用制度。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按照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落实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等人事管理倾斜性政策,适当放宽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职称评聘岗位限制,进一步解决基层事业单位“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健全岗位管理制度,落实自治区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动态调整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要求,建立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规范组织竞聘上岗。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推进桂林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推进县(市、区)域内教师、医生交流轮岗。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特点,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定期对桂林市事业单位培训相关工作进行监督。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制度。出台桂林市事业单位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明确创新创业人员与原单位在岗人员享有同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创新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应当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贡献突出的,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时可实行绿色通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鼓励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兼职兼薪和离岗领办创办企业。

第五节 加强表彰奖励工资

加强表彰奖励工作基础建设,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持续推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奖励工作,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开展表彰奖励活动。建立“胜地友谊奖”评选机制,切实增强高层次人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加强表彰奖励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落实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推进表彰奖励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全市表彰奖励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强化表彰奖励工作人员依法管理、规范管理、从严管理的意识,推动表彰奖励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营造尊崇模范、争做先锋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章 深化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优化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办法,继续深化企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第一节 落实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深化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着力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鼓励企业创新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将工资分配与岗位价值、技能素质、实绩贡献、创新成果等因素挂钩,探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岗位分红权、项目收益分红、股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形式。

——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指导。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合理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定期发布桂林市工资指导线,强化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工资分配的事前指导,探索发布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特征的薪酬分配指引。加强全市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工作,为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引导。

——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市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和工资总额管理政策。开展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普遍实行全员绩效管理。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推动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人才和一线关键岗位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参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确定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管理。

第二节 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完善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充分发挥桂林市、县(市、区)政府和人社部门的主导作用,强化用人主体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体责任,完善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及高层次人才积极性。坚持分配方式多样化,落实桂林市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基本工资制度和人才津贴制度,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妥善处理高层次人才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鼓励高层次人才参与创新创业,使高层次人才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密切联系。

——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做好桂林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正常调整工作,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和企业单位工资保持同步增长,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的稳定。做好艰苦偏远地区津贴标准正常调整工作,适当调整不同人员之间的工资关系,优化工资结构,发挥好工资的激励作用和保障作用。

——优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办法。综合考虑桂林市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企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全市政府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探索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办法。继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分级分类优化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第三节 逐步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小微创业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拓宽技术工人上升通道,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技能等级认定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勤劳致富。培育高素质农民,运用农业农村资源和现代经营方式增加收入。


专栏6?????????????????????? ??企业薪酬指引计划

继续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形成公开发布、定向反馈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信息服务体系。指导企业运用集体协商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第六章 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改进和完善对企业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的指导和服务,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保障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区域联动处理机制,依法纠正企业违法行为,实现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保护农民工权益。

第一节 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全面深入推行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巩固大中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运用自治区劳动关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全市用工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协商民主制度。加强劳务派遣监督管理,规范劳务派遣行为,重点规范小微企业劳动用工管理。

——加强新业态劳动用工的指导监管。合理界定新业态劳动用工的不同类型,规范平台用工、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行为。统筹处理好促进新业态经济发展和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维护新业态企业依法享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又要维护广大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完善政府、新业态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方式,强化各方责任,加强行业自律,鼓励社会监督,推动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节 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效能

——构建多方联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推动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解决机制,鼓励和引导争议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指导用人单位完善协商规则,建立内部协商机制。加大工会参与协商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和专家接受当事人申请或委托,帮助解决纠纷。构建“线上线下”双渠道、多方联动的多元化调解机制,提供劳动维权“快办”服务。

——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调解受理登记、调解处理、告知引导、回访反馈、档案管理、统计报告、工作考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调解组织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调解员行为。建立健全集体劳动争议应急调解机制,发生集体劳动争议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工会、企业代表及时介入,第一时间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引导当事人进入仲裁程序。

——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推动用人单位全面实行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制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保障职工对用人单位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指导企业与职工建立多种方式的对话沟通机制,完善劳动争议预警机制,特别是在分流安置职工等涉及劳动关系重大调整时,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切实发挥企业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在预防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方面的作用。推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建议书,促进用人单位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第三节 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质效

——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改革创新仲裁办案模式,完善繁简分流标准,探索案件简易处理、集体争议处理程序,提升办案效率。加大办案指导监督力度,严格案件审限约束,稳步提升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建立调解仲裁与劳动监察、信访等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协作机制,开展疑难案件研究,进一步统一裁审受理范围和法律适用标准。探索仲裁机构设立集法律援助、调解于一体的服务窗口,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建设。继续探索网络仲裁和视频仲裁等仲裁办案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建设,实现争议调解和仲裁申请网上办理,提升案件处理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当事人能力。争取开通“在线立案”等新服务,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

——不断提升仲裁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仲裁服务窗口建设,建设数字化仲裁庭,完善庭审安检、自助服务一体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深入开展仲裁行风建设,编制全市统一的仲裁服务事项指南。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金牌调解员和优秀仲裁员,加大培训力度,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四节 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实效

——加强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推进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春雷行动”、夏季和冬季专项行动,督办查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建立群体性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和动态监测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和积极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形成快速反应和处置工作合力,确保事态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不转化。健全桂林市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和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组织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并计入企业信用档案,打击失信行为,鼓励守信人。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继续实施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益。

——完善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区域联动处理制度。坚持以“统一接收、联动处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便捷高效”为出发点,以现行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依托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待举报投诉窗口,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市级联动处理平台,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受理”。大胆尝试新的执法手段,发挥劳动监察、仲裁联动效应,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服务社会”。推进智慧监察系统建设,积极推广“互联网+监察”,开展线上执法试点,切实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组织机构,充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厘清桂林市、县(市、区)各级职责,加强机构管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实施分级分类培训,提高一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配置,指导各地加强执法装备配备。规范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建立健全自由量裁权制度。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的作用,落实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制度,提升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第五节 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多举措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把农民工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不断提高培训规模,着力培养一批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工。以县域就业农民工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市民培训,破除农民工融入城镇障碍,促进农民工平等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农民工的关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全面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职能,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加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力度,推动形成根治欠薪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和综合治理考评,落实重大情况报告制度。


专栏7 ????????????????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行动计划

7.1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障行动

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督促工程建设领域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巩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成果。

7.2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选树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先进典型,扩大劳动关系协调员覆盖面,解决劳动关系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选树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典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协调,提高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夯实基层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工作基础,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培育百户企业,推动广大企业争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营造劳动关系和谐创建氛围。服务千户新企用工,提高新注册企业用工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7.3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

建立完善对用工规模较大企业的用工指导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提升用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稳定劳动关系。

7.4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

针对农民工成长为新型产业工人和乡村振兴需要劳动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统筹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大规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组织多种形式的新市民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增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


第七章 提高人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


建设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险公共平台,推动实现城乡就业创业与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基于广西“数字人社”平台,配合自治区建成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充分共享、业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群众线上线下“一卡通”的便企利民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人社快办”工作,加快专业化人社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共享清单管理,主动向社会公示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进一步强化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推进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项目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核心业务流程统一,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精准化、便捷化和标准化水平,保障各类服务对象享受机会均等的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全面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适应规范社会保险各险种提升统筹层次的要求,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整合社会保险服务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建立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以“智慧人社”信息系统为统领,加快整合桂林市社会保险相关系统信息,实现社会保险各类业务办理互联互通。配合自治区完成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改造,接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推进社会保险服务事项下沉,将具备下放条件的社会保险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并逐步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设施设备,实现“就近办”。主动对接社会服务资源,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服务机构、银行、商业保险机构等市场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社会保险服务渠道。持续开展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活动,围绕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和热点问题,向群众广泛宣传,讲解人社惠民政策和便民举措。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应需化的人才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公共服务产品标准化管理,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第二节 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对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细化,将制度规范和经验做法提炼为标准并加以实施应用,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不断优经办、优流程、优网络,确保服务落实落地。结合全市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推进建设县(市、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促进城乡均衡。完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动态调整和监测评估机制。以高标准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造桂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新品牌。

——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的精准化。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实施“金保工程”三期建设,加快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改造,促进数据的联动共享。加快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大数据集成步伐,打破各业务系统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的传统模式,并逐步推进完善与财政、公安、地税、银行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录入质量管理制度,对现有各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度清理,对于前期录入的数据进行查漏补缺,并通过交叉检验的方法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复查。全面推广和使用广西“数字人社”网上服务大厅、“桂林人社”微信公众号、12333服务热线、“淘就业”APP、威尼斯赌场app大厅等服务渠道,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思维与主流技术,全面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实现社会保障卡发行应用全覆盖。以发行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尽快实现服务对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全覆盖”。按照自治区“一卡通”应用目录,依托社会保障卡的身份认证、缴费支付等主要功能,在人社领域实现身份凭证用卡、人社缴费凭卡、补贴待遇进卡、工伤医疗结算持卡。拓展社会保障卡在就医结算、交通出行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积极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快建设覆盖全市、联通共用、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借助银行、基层平台等力量,推进人社服务“就近办”。依托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推行电子社保卡,普遍应用于线上身份认证、就业人才服务、社保信息查询、人社业务缴费等业务场景,形成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广泛协同并用的线上线下“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第三节 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

——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动态调整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通进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特殊情况“上门办”、“代理办”和“免申即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威尼斯赌场事项异地可办、跨省通办。根据广西人社服务事项清单以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持续推动各项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应上尽上”。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一网一门一次”服务改革,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全面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调研暗访工作,实现“一次一评”、“一事一评”。

——加快建设专业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队伍。采取公开招录、公益性岗位安置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稳定充实基层平台人员力量。加速完善人员队伍构建机制,建立与服务人群和业务量挂钩的人员配置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定岗、定员、定费”。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技能培训和练兵比武,建设“全能通”人才队伍。继续开展系统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第四节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人社服务

聚焦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以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劳动者,建立机制灵活的人社帮扶机制。密切关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社保覆盖等动态情况,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依托东西部写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有意愿的乡村地区劳动者外出就业,做好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加强各类创业载体建设,完善农民工创业园运营管理制度,提升运营水平,吸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支持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合理增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加大易返贫致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脱贫户子女接受技工教育,实现乡村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专栏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建设

8.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金保工程三期

根据广西“数智人社”统一部署要求,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安全可控的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推进信息系统集中、统一,深化人社大数据在业务管控、经办服务、风险防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上下贯通、内部融通、外部联通”+“一网通办、一窗办理、一次即办”的建设目标,为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8.2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整合桂林市各类网上经办系统,对接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就业创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各领域业务线上办理,实现“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同城通办、就近可办、全网通办”,方便群众线上办理“打包一件事”。企业群众只需通过线下“一个窗口”或线上“一个平台”,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理”。总结桂林市人社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协助威尼斯赌场:做好系统开发完善工作。构建完善“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

8.3完善12333咨询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12333一体化、智能化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电话、移动应用、网站、短信等多渠道为群众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12333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能力。

8.4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

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大力提升电子社保卡签发率,实现实体社会保障卡与电子社保卡的协同并用,形成“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动员各方力量,科学调节配置资源,围绕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任务分工办法,落实责任,确定进度,强化措施,把规划的实施与年度工作计划结合起来,建立规划指标体系考核制度,将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作为绩效综合考核评价指标。

第二节 强化制度保障

全面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依法推进各项工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中期监测和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规划的目标任务适时调整。

第三节 落实资金投入

坚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公共财政投入公共服务的稳定增长机制,推动重大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重大任务和项目实施,保障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正常运转,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第四节 优化工作环境

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实行政务公开,加强舆情分析,注重舆论引导,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实效,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设立群众热线、网上问政、电子信箱等,畅通政府职能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交流渠道,加强互相了解,促进工作落实。

第五节 加强评估监测

完善规划评估机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和中期、期末评估,总结规划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加强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科学设定年度计划监测指标,建立全面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年度计划的监测分析。

第六节 强化规划实施

强化规划意识,牢固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规划指导相关工作,保持规划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按时向市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提交年度实施情况和中期评估报告。

第九章 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针对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实施一批基础性和示范性的重点项目,实现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有机结合,促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改善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项目实施责任主体,认真做好立项审批、资金筹集、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各项工作,促进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重点项目计划投资总计8.74亿元,包括新建桂林市公共实训基地、新建桂林市人力资源服务便民中心、新建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临桂会仙校区实训基地、桂林技师学院建设项目、第二技工学校扩建、桂林市人才公寓建设项目共六项重点实施项目。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 20211230日印发




1






【打印本页】